奉公克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嚴以律己,一心為公。
出處《東觀漢記·周澤傳》:“[澤]為澠池令,奉公克己。”
基礎信息
拼音fèng gōng kè jǐ
注音ㄈㄥˋ ㄍㄨㄥ ㄎㄜˋ ㄐ一ˇ
繁體奉公剋己
感情奉公克己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一心為公。
近義詞克己奉公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萬火急(意思解釋)
- 催人淚下(意思解釋)
- 用智鋪謀(意思解釋)
- 夸大其詞(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處之泰然(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學而時習之(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拋磚引玉(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奉公克己的意思解釋、奉公克己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突飛猛進 | 疾速飛躍;迅疾前進。形容進步和發展特別迅速。 |
博學多聞 |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一錢太守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居重馭輕 |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外圓內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直截了當 |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空谷傳聲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立即可以聽到回聲。比喻很快有所反響。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