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 huò kě jū
基本解釋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呂不韋列傳》:“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奇貨可居的典故
戰國時候,有個大商人呂不韋到趙國的京城邯鄲做生意。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在路上他發現一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有人告訴他說:“這個年輕人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名叫異人,正在趙國當人質。”
當時,秦趙兩國經常交戰,趙國有意降低異人的生活標準,弄得他非常貧苦,甚至天冷時連御寒的衣服都沒有。呂不韋知道這個情況,立刻想到,在異人的身上投資會換來難以計算的利潤。他不禁自言自語說:“此奇貨可居也。”意思是把異人當作珍奇的物品貯藏起來,等候機會,賣個大價錢。
呂不韋回到寓所,問他父親:“種地能獲多少利?”
他父親回答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運珠寶呢?”
他父親又答說:“百倍。”
呂不韋接著問:“那么把一個失意的人扶植成國君,掌管天下錢財,會獲利多少呢?”
他父親吃驚地搖搖頭,說:“那可沒辦法計算了。”
呂不韋聽了他父親的話,決定做這筆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筆錢,買通監視異人的趙國官員,結識了異人。他對異人說:“我想辦法,讓秦國把你贖回去,然后立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來的秦國國君。你意下如何?”
異人又驚又喜地說:“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報答你。”
呂不韋立即到秦國,用重金賄賂安國君左右的親信,把異人贖回秦國。
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呂不韋給華陽夫人送去大量奇珍異寶,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國君即位,史稱孝文王,立異人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異人即位為王,即莊襄王。
莊襄王非常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陽一代的十二個縣作為封地,以十萬戶的租稅作為俸祿。莊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稱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權傾天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奇貨可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居功自滿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搖旗這樣的人,平時居功自滿,遇到艱難的時候又不肯同心協力,常發怨言。”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日日夜夜 | 洪深《青龍潭》第二幕:“這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 |
七搭八扯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平淡無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9回:“聽起安老爺這幾句話,說得也平淡無奇。”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倒冠落佩 | 唐·杜牧《晚晴賦》:“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