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守法的成語故事

拼音jū guān shǒu fǎ
基本解釋舊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規。
出處《史記·商君列傳》:“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
居官守法的典故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孝公準備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提高農民與將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龍與杜摯的反對,商鞅據理力爭,認為甘龍的話是世俗之言,他們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聞,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國強兵,稱霸于諸侯。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居官守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經文緯武 | 唐 許敬宗《定宗廟樂議》:“雖復圣跡神功,不可得而窺測,經文緯武,敢有寄于名言。”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不管好處多大,總是‘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論黃數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 |
陳言務去 | 唐 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視微知著 | |
學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聊以自慰 | 漢 張衡《鴻賦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 |
識字知書 |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 |
作賊心虛 | 宋 釋悟明《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卻顧侍者云:‘適來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師云:‘作賊人心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