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膚剝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殘酷搜刮。
出處明·唐順之《與鄭戶部書》:“國家懲奸之法未及于親手欺盜之人,而椎膚剝髓、鬻妻買子之苦已波毒于窮檐無告之小民矣。”
例子有司奉行急于詔旨,胥吏緣為奸,椎膚剝髓,民不堪命。《明史·方良永傳》
基礎信息
拼音zhuī fū bāo suǐ
注音ㄓㄨㄟ ㄈㄨ ㄅㄠ ㄙㄨㄟˇ
繁體椎膚剝髓
感情椎膚剝髓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剝削。
近義詞椎膚剝體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吠影吠聲(意思解釋)
- 改過遷善(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釋)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死(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風風雨雨(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釋)
※ 椎膚剝髓的意思解釋、椎膚剝髓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鬼爛神焦 |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有機可乘 | 機:機會;乘:趁。有空子可鉆。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