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真實的本體。
引南朝 梁 蕭統 《解二諦義》:“又諮真寂之體,本自不流,凡夫見流,不離真體,然則但有一真,不成二諦。”唐 彥悰 《后畫錄·隋江志》:“筆力勁健,風神頓爽,模山擬水,得其真體。”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陰陽未分,二氣合一,絪緼太和之真體,非目力所及,不可得而見也。”
1.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2.紛擾固溺志之場,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志恬愉,以養吾圓機。
免責說明:本站內容全部由編輯從互聯網搜集編輯整理而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2024 m.baozi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漢語字典在線查詢 版權所有.湘ICP備2023022180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