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 yì
注音ㄩˋ 一ˋ
繁體鬱浥
⒈ ?亦作“郁裛”。
⒉ ?謂潮濕不干。
⒈ ?亦作“鬱裛”。謂潮濕不干。
引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脯臘》“紙袋籠而懸之”原注:“﹝脯﹞置于甕,則鬱浥。”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胡麻》“三日一打,四五遍乃盡耳”原注:“若乘溼橫積,蒸熱速乾,雖曰鬱裛,無(wú)風(fēng)吹虧損之慮。”
宋 梅堯臣 《和孫瑞叟蠶具·蠶簇》詩(shī):“蒿疎無(wú)鬱浥,竹凈亦森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