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

詞語解釋
膾炙[ kuài zhì ]
⒈ ?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⒉ ?比喻美好的詩文或事物為人稱贊。
⒊ ?猶宰割,處置。
引證解釋
⒈ ?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
引《孟子·盡心下》:“公孫丑 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 孟子 曰:‘膾炙哉!’”
漢 枚乘 《七發》:“羞炰膾炙,以御賓客。”
宋 楊萬里 《病中屏肉味獨茹菜羹飯甚美》詩:“云子香抄玉色鮮,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間膾炙無此味,天上酥酡恐爾甜。”
清 劉大櫆 《<鄭子山詩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滄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
⒉ ?比喻美好的詩文或事物為人稱贊。參見“膾炙人口”。
引宋 司馬光 《司馬溫公詩話·寇萊公詩》:“﹝ 寇準 詩﹞為人膾炙。”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文章正宗敘論》:“書信往來,雖不關大體,而其文卓然為世膾炙者,亦綴其末。”
清 褚人穫 《堅瓠九集·成語破》:“浙江 陳煒 字 本叔,時藝膾炙一時。”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三:“滕王閣 連甍市廛,名不稱實;徒以 王勃 一序,膾炙今古。”
⒊ ?猶宰割,處置。
引明 李贄 《與劉肖川》:“尊翁茲轉,甚當,但恐檀越遠去,外護無依,不肖當為 武昌 魚,任人膾炙矣。”
分字解釋
※ "膾炙"的意思解釋、膾炙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他的生花妙筆與政治分析相得益彰,使他的文章膾炙人口。
2.面對林伯欣的攻勢,邵逸夫率領無線眾將士展開“歡樂今宵救亡運動”與“劇集救亡運動”,制作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節目和劇集,再次將亞視打回原形。
3.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也有一段膾炙人口的轉世因緣,弘忍前生是破頭山下的栽松老者,仰慕四祖道信,請求披剃出家。
4.雷鋒的故事真是膾炙人口,無論老人還是小孩都聽過這個故事,因此被人們傳誦至今。
5.整個陵園風景幽麗,古柏參天,遠山近水,四季常新,加之三國故事膾炙人口,關公品德世人景仰,于是常有海內外旅游者結伴而來,拜謁憑吊。
6.膾炙人口的意思:膾:切細切薄的肉、魚;炙:烤。烤熟的肉。切細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為眾人所稱贊。
7.在這美不勝收的地方,流傳著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歌。
8.李肖恩無意吟詠出的詩歌,卻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篇,給身處逆境之人,帶來了希望和寧靜。
9.其中如伍子胥過昭關、專諸刺王僚、要離刺慶忌、申包胥復楚、臥薪嘗膽,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10.凡一代文學作品,有膾炙人口者,亦有默默無聞者。
相關詞語
- zhì fā炙發
- zhì shǒu kě rè炙手可熱
- fèng biē kuài lǐ炰鱉膾鯉
- xián zhì銜炙
- jiāo zhì焦炙
- zhì làng炙浪
- fán zhì燔炙
- zhì jī zì jiǔ炙雞漬酒
- kuài jié膾截
- zhì zhuó炙灼
- kuài shǒu膾手
- xíng zhì行炙
- zhì jī炙雞
- é zhì鵝炙
- nǎn zhì腩炙
- zhì shǒu炙手
- wú xīn zhì無心炙
- zhì rè炙熱
- tǒng zhì筒炙
- kǎn kuài砍膾
- zhì dì mián炙地眠
- zhì yú炙魚
- zhì gǔ炙轂
- zhì yáng炙陽
- zhì chá炙茶
- zhì shǔ炙鼠
- niú kuài牛膾
- shí zhì食炙
- bèi zhì焙炙
- wēi zhì煨炙
- zhì fū jūn zú炙膚皸足
- zhì bó炙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