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yōng
注音ㄕㄨ ㄩㄥ
⒈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
⒉ ?疏懶;懶散。
⒈ ?亦作“疎慵”。亦作“疎庸”。亦作“踈慵”。疏懶;懶散。
引唐 元稹 《臺(tái)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詩(shī):“疏慵日高臥,自謂輕人寰。”
宋 梅堯臣 《自詠》:“非同 叔夜 傲,切莫怪疎慵。”
明 劉基 《旅興》詩(shī)之二六:“疎庸厭人事,疲病畏交游。”
明 高啟 《東師寓廨》詩(shī)之三:“鼠跡塵凝帳,蛙聲雨到池。踈慵堪置散,不敢怨名卑。”
清 姚鼐 《懷陳伯恩》詩(shī):“壯年車馬劇馳奔,晚節(jié)疏慵日閉門。”
⒈ ?倦怠懶散。
引唐·白居易〈閑夜詠懷因招周協(xié)律劉薛二秀才〉詩(shī):「世名檢束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
宋·蘇軾〈次韻答邦直子由〉詩(shī)五首之一:「簿書顛倒夢(mèng)魂間,知我疏慵肯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