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憂慮畏怯。
引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宜乎與大塊而榮枯,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于憂畏,汲汲役于人間。”唐 元稹 《班肅授尚書司封員外郎制》:“馳競之徒,能於寒暑之際,不以憂畏移其薄厚之道者鮮矣。”宋 范仲淹 《同年魏介之會上作》詩:“心存闕下還憂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1.夫圣人安不忘危,恒以憂畏為本。
2.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免責說明:本站內容全部由編輯從互聯網搜集編輯整理而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刪除。
Copyright ? 2024 m.baozi1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漢語字典在線查詢 版權所有.湘ICP備2023022180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