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

詞語解釋
成文[ chéng wén ]
⒈ ?形成文字,寫在紙上。
例已有腹稿,尚未成文。
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英write;
⒉ ?現成的文章。
英written article;
引證解釋
⒈ ?形成樂章、文采、文辭、禮儀等的總稱。
引《荀子·樂論》:“故樂者,審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飾節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
《韓詩外傳》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備珍,則圣人所以分賢愚,明貴賤。”
漢 揚雄 《法言·君子》:“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
漢 班固 《白虎通·情性》:“禮者,履也,履道成文也。”
晉 潘岳 《笙賦》:“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敘。”
《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自幼聰明,舉筆成文,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⒉ ?現成的文章。
引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冒名氏。”
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斯蓋當時國史已有成文, 丘明 但編而次之,配經稱傳而行也。”
清 金一 《文學觀》:“夫謂語必己造,事不古同,誠不免以刻覈待古人,雖以《六經》之尊,除《大易》而外,若《書》、《詩》、《禮》,類皆集成典成文而為書者也。”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詩三札》:“我國雖無‘散文詩’之成文,然如 屈原 《卜居》、《漁父》諸文以及 莊子 《南華經》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稱為‘散文詩’的。”
⒊ ?用文字固定下來,成為書面。
引《魏書·常景傳》:“案如經禮,事無成文;即之愚見,謂不應服。”
徐懷中 《西線軼事》一:“適應了隨時隨地面對各種嚴格的要求,適應了多少條成文不成文的紀律規定。”
國語辭典
成文[ chéng wén ]
⒈ ?已成的文章。
引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冒名氏。」
⒉ ?形成樂章、文章等。
引《文選·潘岳·笙賦》:「邇不逼而遠無攜,聲成文而節有敘。」
《喻世明言·卷三〇·明悟禪師趕五戒》:「自幼聰明,舉筆成文,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⒊ ?已成規律的條文。
引《魏書·卷八二·常景傳》:「案如經禮,事無成文;即之愚見,謂不應服。」
英語written, statutory
法語écrit, statutaire
分字解釋
※ "成文"的意思解釋、成文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2.做文明人,就要講文明話。做文明人,就要學會尊重他人。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行為。做文明人,就要自覺養成文明習慣。
3.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當作存在。文明的傷心處,不在于與蒙昧和野蠻的搏斗中傷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錯看成文明。
4.因而依據成文法進行裁判已經成為一貫的司法規則,歷史上執法如山的事例是不勝枚舉的。
5.不過話說回來,筆者不贊成文藝界的正風肅紀僅僅停留在捕風捉影之中,最近的本山大叔被媒體烤來烤去,著實看著難受。
6.陳佳洱說,盡管家中沒有成文的家訓,但父親“愛國敬業、科學強國”的赤子之心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并潛移默化著孫輩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國內立法步履蹣跚,國際私法的立法更是裹足不前,成文的國際私法長期闕如,直到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第七個年頭,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私法規范才正式登上立法的舞臺。
8.做文明人,就要講文明話。做文明人,就要學會尊重他人。做文明人,就要有文明的行為。做文明人,就要自覺養成文明習慣。
9.類似的,英國人一直逗沒有處心積慮地要制定一部嚴格限定的憲法,因此,不同于許多國家,英國并不存在體現于任何一個文件中的成文憲法。
10.魯迅先生的雜文,揮灑自如,不拘一格,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相關詞語
- zhōng wén中文
- bā chéng八成
- wén tóng文同
- yú fēng yí wén余風遺文
- hé chéng合成
- gòu chéng構成
- wén xuǎn文選
- gǎi chéng改成
- chéng jì成績
- huà chéng化成
- qīn shàng chéng qīn親上成親
- wén dú文牘
- wén lǐ文理
- chéng jiāo成交
- chéng rén成人
- wén wù文物
- chéng yuán成員
- chéng guǒ成果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順理成章
- chén huà chéng陳化成
- chéng nián成年
- wén yuán文員
- wán chéng完成
- xiāng fǔ xiāng chéng相輔相成
- wén yì文義
- wén tǐ文體
- pián tǐ wén駢體文
- lùn wén論文
- shēn wén身文
- zào chéng造成
- wén huà shān文化衫
- chéng l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