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禮

詞語解釋
典禮[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舉行的儀式。
例開學(xué)典禮。
英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證解釋
⒈ ?制度禮儀。
引《易·繫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后漢書·延篤傳》:“朝則誦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書》,歷 公旦 之典禮,覽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馬光 《稷下賦》:“修先王之典禮,踐大圣之規(guī)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鋪馬》:“為治之道必先信其賞罰之道,尤宜重其典禮。”
⒉ ?指某些隆重儀式。
引《清史稿·禮志八》:“二月, 文華殿 成,舉行典禮。”
趙樹理 《登記》四:“隔了一天,區(qū)公所通知村公所,說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結(jié)婚的日期報一下,到那時候區(qū)里的干部還要來參加他們的結(jié)婚典禮。”
⒊ ?掌管禮儀。
引《孔子家語·五帝德》:“﹝ 帝堯 ﹞富而不驕,貴而能降, 伯夷 典禮, 夔 龍 典樂。”
《史記·鄭世家》:“夫 齊,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堯 典禮。”
⒋ ?指掌管禮儀之官。 周 時為太史。
引《禮記·王制》:“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
孔穎達(dá) 疏:“典禮之官,於 周 則太史也。”
國語辭典
典禮[ diǎn lǐ ]
⒈ ?公開且莊重的儀式。
例如:「每年元旦,總統(tǒng)府前都會舉行升旗典禮。」
近儀式
⒉ ?典法禮儀。
引《易經(jīng)·系辭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文選·曹植·七啟八首之八》:「贊典禮于辟雍,講文德于明堂。」
⒊ ?職官名。掌管禮儀,清末有典禮院,由禮部改設(shè)。
分字解釋
※ "典禮"的意思解釋、典禮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頒獎典禮在倫敦柯芬園的皇家歌劇院舉行,天氣是典型的英國天氣。
2.1月17日晚,長沙市工商界人士迎春酒會暨首屆轉(zhuǎn)型升級“雙十佳”頒獎典禮舉行。
3.所有傣族人,無論老少,都穿得整整齊齊,和僧侶一起迎接浴佛典禮,這是一個神圣的典禮。
4.9月23日,在丹麥哥本哈根附近的羅斯基勒大教堂,丹麥王室成員出席前俄羅斯沙皇皇后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的追悼典禮。
5.國慶典禮的盛大場面,至今還為市民們津津樂道。
6.但是無論對于電視機前的觀眾還是演播室的到場人員來說,可能這一屆頒獎典禮比以往任何一屆更好的證明,結(jié)果沒有那么重要。
7.開學(xué)典禮在大隊輔導(dǎo)員的主持中拉開了帷幕,整個會場莊嚴(yán)、肅穆,秩序井然。面對冉冉升起的國旗,同學(xué)們站得筆直,從目光中可以看出同學(xué)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新學(xué)期的憧憬。國旗迎風(fēng)飄揚,六小亦在昂首闊步前進(jìn)!
8.竣工典禮大會的召開,標(biāo)志著我們奮戰(zhàn)兩年多的水電站建設(shè)就算大功告成了。
9.11月17日,一組北京鳳凰嶺書院開學(xué)典禮上學(xué)員跪拜老師的照片,引發(fā)眾多網(wǎng)友爭論,部分網(wǎng)友稱下跪并非中華文明精華應(yīng)摒棄,甚至有網(wǎng)友稱之為“恥辱”。
10.右圖:十一月十三日,在美國德州休士頓舉行的第九屆拉丁葛萊美獎頒獎典禮上,璜斯獲獎后親吻妻子;他一共拿下五座葛萊美獎。照片:法新社。
相關(guān)詞語
- lǐ yí禮遺
- diǎn shēn qián典身錢
- diǎn lì典例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
- jiǎng lǐ講禮
- zhù mù lǐ注目禮
- lǐ zhì禮志
- jīn diǎn今典
- lǐ wù禮物
- bǎo diǎn寶典
- lǐ pǐn禮品
- diǎn yào典要
- bó lǐ泊禮
- jiāng lǐ將禮
- jīng diǎn經(jīng)典
- diǎn xíng典型
- èr diǎn二典
- diǎn lǐ典禮
- diǎn lǐ典禮
- lǐ wén禮文
- diǎn lǐ典理
- lǐ jié禮節(jié)
- jiàng lǐ降禮
- diǎn lì典麗
- lǐ jì禮記
- lǐ qì禮器
- diàn lǐ奠禮
- lǐ yì lián chǐ禮義廉恥
- cháng lǐ常禮
- diǎn lì典吏
- xiāng yǐn jiǔ lǐ鄉(xiāng)飲酒禮
- zhèng diǎn政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