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摘
詞語解釋
指摘[ zhǐ zhāi ]
⒈ ?指責(zé),指出錯(cuò)誤,給以批評。
例他對他的老朋友和學(xué)生的指摘。
指摘其詩文?!濉ぜo(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英censure; pick faults and criticiz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指謫”。挑出錯(cuò)誤,加以批評。 《三國志·蜀志·孟光傳》:“延熙 九年秋,大赦。
引光 於眾中責(zé)大將軍 費(fèi)禕 …… 光 之指摘痛癢,多如是類?!?br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六:“自信甚明,獨(dú)立不懼。面折廷爭,則或貽同列之忿;指謫時(shí)病,則或異大臣之為。”
清 薛福成 《書漢陽葉相廣州之變》:“主和議者,例受人指摘?!?br />茅盾 《手的故事》六:“他們竟敢指摘我們販運(yùn)私貨么?”
⒉ ?指出并摘錄。
引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讀法》:“搜輯實(shí)物標(biāo)本圖畫,初觀察全體概要,授以名稱;次指摘要點(diǎn),詳細(xì)觀察;次結(jié)合以語言,以便記憶?!?/span>
國語辭典
指摘[ zhǐ zhāi ]
⒈ ?指出錯(cuò)誤的地方。
引《北史·卷三五·王慧龍傳》:「指摘經(jīng)史謬誤,為讀書記三卷,時(shí)人服其精博?!?br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張衡指摘于史職,蔡邕銓列于朝儀,博雅明焉?!?/span>
近攻訐 指責(zé)
反贊美
英語to criticize
德語tadeln (V)?
法語citiquer, blamer
相關(guān)成語
- mìng jiǎn命蹇
- fù zá復(fù)雜
- ǒu méi藕煤
- zhōng jiāng終將
- dì lǐ guǐ地里鬼
- yī páo衣袍
- bái hǔ白虎
- guǎng dà廣大
- bǎi huò百貨
- qīng nián tuán青年團(tuán)
- lì rú例如
- fǎn dòng反動(dòng)
- bǎn miàn版面
- dà suàn大蒜
- dòng gǎn動(dòng)感
- miàn qián面前
- tǒng yī統(tǒng)一
- shùn biàn順便
- gǎi biàn改變
- chuī niú吹牛
- jìn bǔ進(jìn)補(bǔ)
- lín dào臨到
- bèi dòng被動(dòng)
- xián shì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