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沒
詞語解釋
泯沒[ mǐn mò ]
⒈ ?消滅;消失。常用為死的婉稱。
例嚴霜夏墜,從弟雕落,二子泯沒,天喪予,何痛如之!——《谷梁傳》
英vanish;
引證解釋
⒈ ?消失。
引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正理在人心,未嘗泯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刊書》:“且異書多泯沒不傳,《后漢書》注事最多,所引書今十無二三。”
魯迅 《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既不過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當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沒。”
⒉ ?死的婉稱。
引《三國志·吳志·張昭傳》:“泯沒之后,有可稱述。”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以是賢人悲寓世之倏忽,疾泯沒之無稱。”
宋 王安石 《憶昨詩示諸外弟》:“旻天一朝畀以禍,先子泯沒予誰依?”
⒊ ?埋沒;掩蓋。
引唐 柳宗元 《貞符》:“念終泯沒蠻夷,不聞于時,獨不為也。”
宋 歐陽修 《菱谿石記》:“至于子孫泯沒而無聞,況欲長有此石乎!”
明 方孝孺 《答劉養浩書》之一:“公名在天地,決難泯沒。”
李大釗 《危險思想與言論自由》:“若是自己未曾認清,只是強行禁止,就犯了泯沒真實的罪惡。”
國語辭典
泯沒[ mǐn mò ]
⒈ ?形跡消滅。也作「泯滅」。
引《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序》:「吾又以謂必有負材能,修節義,而沉淪于下,泯沒而無聞者。」
近淹沒 湮滅
最近近義詞查詢:
都市的近義詞(dū shì)
群眾的近義詞(qún zhòng)
補助的近義詞(bǔ zhù)
書記的近義詞(shū jì)
容貌的近義詞(róng mào)
繼續的近義詞(jì xù)
駢體文的近義詞(pián tǐ wén)
出色的近義詞(chū sè)
同僚的近義詞(tóng liáo)
隱秘的近義詞(yǐn mì)
冷光的近義詞(lěng guāng)
伐木的近義詞(fá mù)
不妨的近義詞(bù fáng)
吃力的近義詞(chī lì)
震蕩的近義詞(zhèn dàng)
怎么的近義詞(zěn me)
近似的近義詞(jìn sì)
實力的近義詞(shí lì)
愁悶的近義詞(chóu mèn)
防止的近義詞(fáng zhǐ)
光顧的近義詞(guāng gù)
聯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耳環的近義詞(ěr huán)
生路的近義詞(shēng lù)
精神的近義詞(jīng shén)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業
- èr chuán二傳
- shǎng yī quàn bǎi賞一勸百
- chuán sòng傳送
- dì lǐ guǐ地里鬼
- rén zhě néng rén仁者能仁
- mín jū民居
- xīng guó興國
- hēi hǎi hǎi xiá黑海海峽
- qiān qiū千秋
- cǎo rǎo草擾
- dōng fāng zuò東方作
- bù yì不易
- diān dōng顛東
- nǎ ér哪兒
- pián tǐ wén駢體文
- chún zhèng純正
- nǚ ér女兒
- hé fǎ合法
- mìng tǎo命討
- cháng chéng長城
- yuè guāng mén月光門
- yǒu jí有及
- yùn cáng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