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詞語解釋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外地;遠方。指向門外。
引證解釋
⒈ ?山名。即 嵩高。五岳之一。
引《書·禹貢》:“熊耳 外方 桐柏,至于 陪尾。”
孔穎達 疏:“嵩高 山在 穎川 嵩高縣,古文以為 外方山。”
⒉ ?外地;遠方。
引《南齊書·王琨傳》:“外方小郡,當乞寒賤。”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二:“來時走馬隨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三國演義》第五回:“沛國 譙 人 夏侯惇,字 元讓,乃 夏侯嬰 之后;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駡其師, 惇 殺之,逃于外方。”
⒊ ?指向門外。
引《云笈七籤》卷十一:“列位次坐向外方。”
國語辭典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外面。
近外路 外鄉
⒉ ?遠方、外地。
引《南史·卷三二·王弘傳》:「外方小郡,當乞寒賤,省官何容復奪之。」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萬雪齋請諸位吃著說道:『像這樣東西,也是外方來的。』」
最近近義詞查詢:
符合的近義詞(fú hé)
于今的近義詞(yú jīn)
強制的近義詞(qiáng zhì)
結構的近義詞(jié gòu)
平日的近義詞(píng rì)
正式的近義詞(zhèng shì)
親近的近義詞(qīn jìn)
害怕的近義詞(hài pà)
警覺的近義詞(jǐng jué)
場地的近義詞(chǎng dì)
慢吞吞的近義詞(màn tūn tūn)
物色的近義詞(wù sè)
飾物的近義詞(shì wù)
文件的近義詞(wén jiàn)
小心翼翼的近義詞(xiǎo xīn yì yì)
質問的近義詞(zhì wèn)
訓導的近義詞(xùn dǎo)
無聲無息的近義詞(wú shēng wú xī)
天地的近義詞(tiān dì)
部署的近義詞(bù shǔ)
諸位的近義詞(zhū wèi)
節流的近義詞(jié liú)
自動的近義詞(zì dòng)
武士的近義詞(wǔ shì)
職能的近義詞(zhí né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