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異
詞語解釋
卓異[ zhuó yì ]
⒈ ?高出于一般;出眾。
例宰以卓異聞?!读凝S志異·促織》
英outstanding;
引證解釋
⒈ ?突出;出眾。
引《漢書·宣帝紀》:“恩惠卓異,厥功茂焉?!?br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令狐相書》:“為宦路之遭逢,作仕流之卓異。”
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雖厲平凡之操,曷酬卓異之知?!?br />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夫激蕩之會,利於乘時,勁風盤空,輕蓬振翮,故以豪杰稱一時者多矣,而品節卓異之士,蓋難得一?!?/span>
⒉ ?指杰出之人。
引明 歸有光 《三途并用議》:“簡其卓異,加不次之擢?!?/span>
⒊ ?清 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績突出,才能優異者稱為卓異。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br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還説 胡太爺 因此上臺見重,説他留心地方公事,還保了卓異了呢?!?/span>
國語辭典
卓異[ zhuó yì ]
⒈ ?優越的人才。
引《后漢書·卷三九·劉般傳》:「誠宜簡練卓異,以猒眾望?!?br />唐·黃滔·〈代鄭郎中上令狐相啟〉:「為官路之遭逢,作仕流之卓異。」
⒉ ?清制,吏部于三年舉行一次大考察,才能優越的官吏,稱為「卓異」。
引《聊齋志異·卷四·促織》:「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span>
最近近義詞查詢:
適當的近義詞(shì dàng)
半信半疑的近義詞(bàn xìn bàn yí)
居住的近義詞(jū zhù)
有聲有色的近義詞(yǒu shēng yǒu sè)
感到的近義詞(gǎn dào)
興致的近義詞(xìng zhì)
一致的近義詞(yī zhì)
漏洞的近義詞(lòu dòng)
校正的近義詞(jiào zhèng)
紀念的近義詞(jì niàn)
打破的近義詞(dǎ pò)
玩物的近義詞(wán wù)
無能為力的近義詞(wú néng wéi lì)
參加的近義詞(cān jiā)
本色的近義詞(běn sè)
胡同的近義詞(hú tóng)
夢幻的近義詞(mèng huàn)
僑民的近義詞(qiáo mín)
格格不入的近義詞(gé gé bù rù)
咄咄逼人的近義詞(duō duō bī rén)
配置的近義詞(pèi zhì)
收藏的近義詞(shōu cáng)
相合的近義詞(xiāng hé)
節拍的近義詞(jié pāi)
支持的近義詞(zhī chí)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