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突
詞語解釋
冒突[ mào tū ]
⒈ ?沖冒。
⒉ ?古代的一種戰船。
⒊ ?冒犯。
⒋ ?凸起,鼓起。
引證解釋
⒈ ?沖冒。
引《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越蹈重圍,冒突白刃。”
王闿運 《丁銳義傳》:“文武官即短衣縛袴,冒突飛礮,奔命爭利。”
⒉ ?古代的一種戰船。
引《后漢書·岑彭傳》:“於是裝直進樓船、冒突、露橈數千艘。”
李賢 注:“﹝冒突、露橈﹞并船名……冒突,取其觸冒而唐突也。”
《陳書·侯瑱傳》:“定州 刺史 章昭達 乘平虜大艦,中 江 而進,發拍中于賊艦,其餘冒突、青龍,各相當值。”
清 黃遵憲 《福州大水行》:“中丞視民猶己溺,急起冒突揮露橈。”
⒊ ?冒犯。
引元 楊梓 《霍光鬼諫》第一折:“敢大膽欺壓良民,冒突天顏,惹罪招愆。”
元 董君瑞 《哨遍·硬謁》套曲:“這回不免向君前,曲弓弓冒突臺顏。”
⒋ ?凸起,鼓起。
引胡蘇 《新媳婦》:“她把那勞動了一輩子的冒突著筋絡的手,安靜地放在腿上。”
國語辭典
冒突[ mào tú ]
⒈ ?冒犯。元·狄君厚元·楊梓也作「冒瀆」。
引《介子推·第二折》:「觸突著皇后合依平論,冒突著天子合問緣由。」
《霍光鬼諫·第二折》:「倘或取了百姓錢,違背了帝王宣,敢大膽欺壓良民,冒突天顏,惹罪招愆。」
近冒昧
反尊崇
最近近義詞查詢:
謄錄的近義詞(téng lù)
回響的近義詞(huí xiǎng)
教化的近義詞(jiào huà)
敗壞的近義詞(bài huài)
貧困的近義詞(pín kùn)
綱目的近義詞(gāng mù)
協力的近義詞(xié lì)
還是的近義詞(hái shì)
同情的近義詞(tóng qíng)
依戀的近義詞(yī liàn)
平穩的近義詞(píng wěn)
有趣的近義詞(yǒu qù)
斷絕的近義詞(duàn jué)
明明的近義詞(míng míng)
推廣的近義詞(tuī guǎng)
盤點的近義詞(pán diǎn)
體裁的近義詞(tǐ cái)
晚年的近義詞(wǎn nián)
評論的近義詞(píng lùn)
遭遇的近義詞(zāo yù)
黎民的近義詞(lí mín)
多多益善的近義詞(duō duō yì shàn)
對象的近義詞(duì xiàng)
干涸的近義詞(gān hé)
精華的近義詞(jīng huá)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