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鵠類鶩

詞語解釋
刻鵠類鶩[ kè hú lèi wù ]
⒈ ?亦作“刻鵠成鶩”。
⒉ ?比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⒊ ?比喻仿效失真,適得其反。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刻鵠成鶩”。
⒉ ?比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引《后漢書·馬援傳》:“效 伯高 不得,猶為謹勅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 季良 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
宋 黃庭堅 《與趙伯充書》:“學 老杜 詩,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也。”
⒊ ?比喻仿效失真,適得其反。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若刻鵠類鶩,則無所取焉。”
清 卷盦 《<蔽廬叢志>序》:“又或食古如鯁,刻鵠成鶩。”
國語辭典
刻鵠類鶩[ kè hú lèi wù ]
⒈ ?雖然雕不成天鵝,尚類似野鴨。語本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比喻仿效雖欠逼真,但仍近似。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朝梁·劉勰。
引《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刻鵠類鶩,為學初成。」
《文心雕龍·比興》:「故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若刻鵠類鶩,則無所取焉。」
近畫虎成犬
英語to aim to carve a swan and get a semblance of a duck (idiom)?, to fail utterly in trying to copy something, to get a reasonably good, if not perfect, result
最近近義詞查詢:
常規的近義詞(cháng guī)
不然的近義詞(bù rán)
考據的近義詞(kǎo jù)
早年的近義詞(zǎo nián)
氣力的近義詞(qì lì)
其中的近義詞(qí zhōng)
維護的近義詞(wéi hù)
美名的近義詞(měi míng)
偽造的近義詞(wěi zào)
注目的近義詞(zhù mù)
明明的近義詞(míng míng)
時光的近義詞(shí guāng)
勸說的近義詞(quàn shuō)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評論的近義詞(píng lùn)
要是的近義詞(yào shì)
提及的近義詞(tí jí)
飛行的近義詞(fēi xíng)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行動的近義詞(xíng dòng)
上午的近義詞(shàng wǔ)
巡警的近義詞(xún jǐng)
航海的近義詞(háng hǎi)
心理的近義詞(xīn lǐ)
隱士的近義詞(yǐn shì)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