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諫
詞語解釋
尸諫[ shī jiàn ]
⒈ ?臣子以死來規勸君主。
例凜然古人尸諫之風。
英death remonstration;
引證解釋
⒈ ?同“尸諫”。
引《孔子家語·困誓》:“未有若 史魚 死而尸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謂直乎!”
《舊唐書·封常清傳》:“仰天飲鴆,向日封草,即為尸諫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陳尸以諫。后泛指以死諫君。 《韓詩外傳》卷七:“衞 大夫 史魚 病且死,謂其子曰:‘我數言 蘧伯玉 之賢而不能進, 彌子瑕 不肖而不能退。為人臣生不能進賢而退不肖,死不當治喪正堂,殯我於室足矣。’ 衞 君問其故,子以父言聞,君造然召 蘧伯玉 而貴之,而退 彌子瑕,從殯於正堂,成禮而后去。生以身諫,死以尸諫,可謂直矣。”
宋 文天祥 《瑞州三賢堂記》:“楊公 當權奸用事,屢召不起,報國丹心,竟以憂死,凜然古人尸諫之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公退,草疏置之懷,閉閣自縊,冀以尸諫廻天聽也。”
國語辭典
尸諫[ shī jiàn ]
⒈ ?衛大夫史魚臨死遺言以諫其君。見《韓詩外傳·卷七》。后指以死諫君。
近死諫
最近近義詞查詢:
百官的近義詞(bǎi guān)
顯露的近義詞(xiǎn lù)
笑嘻嘻的近義詞(xiào xī xī)
雖然的近義詞(suī rán)
整個的近義詞(zhěng gè)
氣力的近義詞(qì lì)
步行的近義詞(bù xíng)
攻打的近義詞(gōng dǎ)
北里的近義詞(běi lǐ)
立場的近義詞(lì chǎng)
依戀的近義詞(yī liàn)
不可的近義詞(bù kě)
溶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陪同的近義詞(péi tóng)
提醒的近義詞(tí xǐng)
公共的近義詞(gōng gòng)
正經的近義詞(zhèng jīng)
具備的近義詞(jù bèi)
應急的近義詞(yìng jí)
困難的近義詞(kùn nán)
計劃的近義詞(jì huà)
職能的近義詞(zhí néng)
大名鼎鼎的近義詞(dà míng dǐng dǐng)
聯合的近義詞(lián hé)
土著的近義詞(tǔ zhù)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