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歸山
詞語解釋
放虎歸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⒈ ?比喻放走敵人,自留禍根。
例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清·錢彩《說岳全傳》
英let the tiger return to the mountains — cause calamity for the future;
引證解釋
⒈ ?比喻放走敵人,貽患無窮。
引語本《三國志·蜀志·劉巴傳》“俄而 先主 定 益州,巴 辭謝罪負, 先主 不責”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零陵先賢傳》:“璋 遣 法正 迎 劉備,巴 諫曰:‘ 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既入, 巴 復諫曰:‘若使 備 討 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 璋 不聽。”
《說岳全傳》第三一回:“倘他逃走了去,豈不是放虎歸山?”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這叫做放虎歸山,給 元茂屯 留下個禍根。”
國語辭典
放虎歸山[ fàng hǔ guī shān ]
⒈ ?比喻放走敵人,后患無窮。也作「縱虎歸山」。
引《精忠岳傳·第三一回》:「倘他逃走去了,豈不是放虎歸山?」
近養虎遺患
反斬草除根 除惡務盡
最近近義詞查詢:
智慧的近義詞(zhì huì)
發動的近義詞(fā dòng)
怒目的近義詞(nù mù)
修改的近義詞(xiū gǎi)
鄰居的近義詞(lín jū)
優越的近義詞(yōu yuè)
暗暗的近義詞(àn àn)
更換的近義詞(gēng huàn)
充饑的近義詞(chōng jī)
門戶的近義詞(mén hù)
訂正的近義詞(dìng zhèng)
蘊藉的近義詞(yùn jiè)
守法的近義詞(shǒu fǎ)
引發的近義詞(yǐn fā)
作為的近義詞(zuò wéi)
土產的近義詞(tǔ chǎn)
回來的近義詞(huí lái)
意圖的近義詞(yì tú)
中間的近義詞(zhōng jiān)
考試的近義詞(kǎo shì)
盡是的近義詞(jìn shì)
勢力的近義詞(shì lì)
暗流的近義詞(àn liú)
公正的近義詞(gōng zhèng)
佛教的近義詞(fó ji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