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日
詞語解釋
刻日[ kè rì ]
⒈ ?限定日期。刻,通“克”。猶即日。
引證解釋
⒈ ?限定日期。刻,通“剋”。
引唐 王建 《東征行》:“相國刻日波濤清,當朝自請東南征。”
《宋史·張浚傳》:“時 金 人屯重兵于 河南,為虛聲脅和,有刻日決戰之語。”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一折:“將某左遷 江州 司馬,刻日走馬之任。”
⒉ ?猶即日。
引《清史稿·德宗紀二》:“趣 盛宣懷 蘆 漢 鐵路刻日興工。”
孫犁 《澹定集·同口舊事》:“信中說:已經給我找到一個教書的位子,開學在即,希望刻日赴 保定。”
國語辭典
刻日[ kè rì ]
⒈ ?限期。也作「克日」、「克日」。
引《宋史·卷三六一·張浚傳》:「時金人屯重兵于河南,為虛聲脅和,有刻日決戰之語。」
《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庚申,趣盛宣懷蘆漢鐵路刻日興工,并開辦粵漢、寧滬各路。」
英語variant of 克日[ke4 ri4]
最近近義詞查詢:
全年的近義詞(quán nián)
臨近的近義詞(lín jìn)
普遍的近義詞(pǔ biàn)
回復的近義詞(huí fù)
獨居的近義詞(dú jū)
吾輩的近義詞(wú bèi)
進行的近義詞(jìn xíng)
布衣的近義詞(bù yī)
校正的近義詞(jiào zhèng)
分化的近義詞(fēn huà)
不可思議的近義詞(bù kě sī yì)
踏踏實實的近義詞(tà tà shí shí)
領導的近義詞(lǐng dǎo)
年青的近義詞(nián qīng)
驅策的近義詞(qū cè)
可有可無的近義詞(kě yǒu kě wú)
連年的近義詞(lián nián)
主持的近義詞(zhǔ chí)
打斗的近義詞(dǎ dòu)
平坦的近義詞(píng tǎn)
明確的近義詞(míng què)
同輩的近義詞(tóng bèi)
中途的近義詞(zhōng tú)
矯正的近義詞(jiǎo zhèng)
尋常的近義詞(xún chá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