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誠
詞語解釋
投誠[ tóu chéng ]
⒈ ?軍隊或人員叛離所屬集團,歸屬對方。
英surrender; cross over to;
引證解釋
⒈ ?投獻誠心。
引南朝 宋 顏延之 《范連珠》:“蓋聞匹夫履順,則天地不違;一物投誠,則神明可交。”
唐 李商隱 《同州任侍御上崔相公啟》:“感恩撫己,誓志投誠,仰維輝光,終賜埏埴。”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八:“方務德 侍郎帥 紹興 赴召,士人 姚某 以書投誠。”
魯迅 《華蓋集·并非閑話(三)》:“我并沒有在 呂純陽 祖師門下投誠過。”
⒉ ?歸附,歸順。
引清 李漁 《比目魚·譎計》:“這一省的大小官兒,都知道他有些見識,聞得他降了,自然個個投誠,人人納欵。”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臺灣 鄭克塽 投誠后,設 臺灣 一府。”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一章:“有一個 李 偽軍的參謀向我投誠。”
國語辭典
投誠[ tóu chéng ]
⒈ ?投獻誠心。
引唐·王昌齡〈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詩三首之三:「暫因問俗到真境。便欲投誠依道源。」
《醒世姻緣傳》第一〇〇回:「于是本官懺罪投誠,悔眚訟過,虔誦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萬卷。」
⒉ ?歸附、歸順。
引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出》:「你原是一介亂民,朝廷許你投誠 ,加封侯爵,不曾薄待了你。」
近投降 降服
反詐降
最近近義詞查詢:
確定的近義詞(què dìng)
檢驗的近義詞(jiǎn yàn)
考據的近義詞(kǎo jù)
性能的近義詞(xìng néng)
呈現的近義詞(chéng xiàn)
對付的近義詞(duì fù)
書記的近義詞(shū jì)
調換的近義詞(diào huàn)
協力的近義詞(xié lì)
調查的近義詞(diào chá)
奮勇的近義詞(fèn yǒng)
但是的近義詞(dàn shì)
年輕的近義詞(nián qīng)
長命百歲的近義詞(cháng mìng bǎi suì)
全體的近義詞(quán tǐ)
民風的近義詞(mín fēng)
計策的近義詞(jì cè)
全部的近義詞(quán bù)
干涸的近義詞(gān hé)
起源的近義詞(qǐ yuán)
冷清的近義詞(lěng qīng)
普天同慶的近義詞(pǔ tiān tóng qìng)
恢復的近義詞(huī fù)
教室的近義詞(jiào shì)
不好的近義詞(bù hǎ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