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
詞語解釋
志向[ zhì xiàng ]
⒈ ?指關于立身行事的意圖和決心。參見:志向。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志鄉”。志向。
引宋 真德秀 《直前奏事札子》:“陛下以茍安為志鄉,則國埶日削,人心日媮,雖弱虜僅存,不能無外憂。”
《續資治通鑒·宋寧宗嘉定七年》引作“志嚮”。 明 李東陽 《封孺人楊母墓志銘》:“其識見志嚮,殆非常女婦可及。”
指關于立身行事的意圖和決心。 《太平御覽》卷九二八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桂陽 羅君章 ﹞夢得一鳥卵,五色雜耀,不似人間物,夢中因取吞之。於是漸有志向,遂勤學,讀‘九經’,以清才聞。”
《新唐書·諸夷蕃將傳·論惟貞》:“惟貞 名 瑀,以字行。志向恢大。”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其餘諸年少或聰明未啟,或志向未專。”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我的志向就是一心一意地要學先生,先生的學問文章我要學,先生的為人處世我也要學。”
國語辭典
志向[ zhì xiàng ]
⒈ ?意志的趨向。
引《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不瞞世叔說,我生平立的有個志向:要纂三部書嘉惠來學。」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當他做奴隸的時候,所有的想頭,不過求免笞辱,簡直沒有做大事業的志向,豈不可嘆?」
近抱負 理想 意向 愿望
英語ambition, goal, ideal, aspiration
德語Ideal (S)?
法語aspiration, idéal
最近近義詞查詢:
速度的近義詞(sù dù)
合同的近義詞(hé tóng)
談判的近義詞(tán pàn)
道教的近義詞(dào jiào)
回復的近義詞(huí fù)
武斷的近義詞(wǔ duàn)
孤立的近義詞(gū lì)
動作的近義詞(dòng zuò)
碌碌無為的近義詞(lù lù wú wéi)
若是的近義詞(ruò shì)
應用的近義詞(yìng yòng)
伴同的近義詞(bàn tóng)
接近的近義詞(jiē jìn)
文件的近義詞(wén jiàn)
布告的近義詞(bù gào)
明確的近義詞(míng què)
特意的近義詞(tè yì)
相合的近義詞(xiāng hé)
講述的近義詞(jiǎng shù)
嘉勉的近義詞(jiā miǎn)
領會的近義詞(lǐng huì)
目的的近義詞(mù dì)
執政的近義詞(zhí zhèng)
告訴的近義詞(gào sù)
技巧的近義詞(jì qiǎ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