琱刻
詞語解釋
雕刻[ diāo kè ]
⒈ ?在金屬、木材、石頭等上面刻出圖形、裝飾。
英engrave; carve;
引證解釋
⒈ ?在竹、木、金、石等材料上刻出形象。
引宋 洪邁 《夷堅三志己·婺州王石穴》:“如佛菩薩像,僧道士像……雖不必全類,而至巧天成,非世上琱刻之所能及。”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金文畫字下體從周,也就是象征一只手執刀筆在琱刻點線。”
⒉ ?修飾文字。
引宋 葉適 《王簡卿侍郎以詩贈王孟同輒亦繼作》詩:“點化謝琱刻,涵濡透晶熒。”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吾輩所作詩,亦須有勸戒之意,庶幾不為徒作。彼有繪畫琱刻無益勸戒者,固為枉費精力矣。”
國語辭典
雕刻[ diāo kè ]
⒈ ?雕鑿刻畫。。也作「雕刻」。
例如:「雕刻神像」
近雕鏤 雕琢 鐫刻
最近近義詞查詢:
百官的近義詞(bǎi guān)
理所當然的近義詞(lǐ suǒ dāng rán)
費用的近義詞(fèi yòng)
目瞪口呆的近義詞(mù dèng kǒu dāi)
性能的近義詞(xìng néng)
事業的近義詞(shì yè)
同黨的近義詞(tóng dǎng)
外傳的近義詞(wài zhuàn)
安排的近義詞(ān pái)
被動的近義詞(bèi dòng)
取得的近義詞(qǔ de)
規則的近義詞(guī zé)
故里的近義詞(gù lǐ)
美酒的近義詞(měi jiǔ)
白天的近義詞(bái tiān)
抵觸的近義詞(dǐ chù)
契合的近義詞(qì hé)
未曾的近義詞(wèi céng)
再接再厲的近義詞(zài jiē zài lì)
出現的近義詞(chū xiàn)
店東的近義詞(diàn dōng)
打敗的近義詞(dǎ bài)
獨身的近義詞(dú shēn)
目的的近義詞(mù dì)
堂堂正正的近義詞(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