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
詞語解釋
雕刻[ diāo kè ]
⒈ ?在金屬、木材、石頭等上面刻出圖形、裝飾。
英engrave; carve;
引證解釋
⒈ ?在木、石、骨、金屬上刻鏤。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湍水》:“説者言,初開金銀銅錫之器,朱漆雕刻之飾爛然。”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雕刻百工,鑪捶萬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四·樊川集》:“予舊藏 杜牧之 《樊川集》二十卷,后見 徐建庵 所藏 宋 版本,雕刻最精。”
⒉ ?指雕刻品。
引宋 沉括 《夢溪筆談·神奇》:“園中菜花悉成荷華,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
郭沫若 《蘇聯(lián)紀(jì)行·六月十三日》:“街頭充塞著洋貨,純粹的 印度 貨以手工品為多,象牙雕刻,沉香匣,漆花皮篋,觸目皆是。”
朱自清 《歐游雜記·威尼斯》:“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
⒊ ?喻刻意修飾文辭。
引唐 杜甫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
金 元好問 《秦略》:“詩尚雕刻,而不欲見斧鑿痕。”
清 沉德潛 《明詩別裁集·李夢陽詩序》:“空同 五言古,宗法 陳思 康樂,然過於雕刻,未極自然。”
⒋ ?猶砥礪。
引《清史稿·禮志一》:“縱其間淳澆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隨時以樹之范。”
國語辭典
雕刻[ diāo kè ]
⒈ ?雕鑿刻畫。。也作「雕刻」。
例如:「雕刻神像」
近雕鏤 雕琢 鐫刻
英語to carve, to engrave, carving
德語Schnitzerei (S)?, schnitzen (V)?
法語graver, sculpter
相關(guān)成語
- tiáo lǐ條理
- jiǎ shǐ假使
- lì qì力氣
- zhàn shù戰(zhàn)術(shù)
- wài mìng fū外命夫
- quán xiàn權(quán)限
- diàn lù電路
- chūn mèng春夢
- gōu dùn勾盾
- shēng lǐ xué生理學(xué)
- xiào xī xī笑嘻嘻
- àn suàn暗算
- huā yuán花園
- liáng tǐ zhòng量體重
- hé zhù合著
- wéi fǎn違反
- dān tǐ單體
- zuò pài作派
- sè dù色度
- jiù shì lùn shì就事論事
- yī chàng bǎi hé一唱百和
- xī wàng希望
- jiā jū家居
- gū fèn孤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