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子
詞語解釋
蕩子[ dàng zǐ ]
⒈ ?指辭家遠(yuǎn)出、羈旅忘返的男子。
⒉ ?浪蕩子。謂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或敗壞家業(yè)的人。
引證解釋
⒈ ?指辭家遠(yuǎn)出、羈旅忘返的男子。
引《文選·古詩<青青河畔草>》:“蕩子行不歸,空牀難獨守。”
李善 注:“《列子》曰:有人去鄉(xiāng)土游於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為狂蕩之人也。”
唐 杜甫 《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詩:“參卿休坐幄,蕩子不還鄉(xiāng)。”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趙五娘憶夫》:“君身豈蕩子,妾非蕩子婦。”
嚴(yán)復(fù) 《出都留別林紓》詩:“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 支那 蕩子腸。”
⒉ ?浪蕩子。謂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或敗壞家業(yè)的人。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妾 章氏,小字 阿端,誤適蕩子,剛愎不仁,橫加折辱。”
清 周在浚 《行述》:“女, 吳興 人,北里 朱某 計購之渡 江,逼與蕩子夜合,女弗從。”
巴金 《沉默集·丹東的悲哀》:“他說那些喝酒賭錢吃得飽飽貪圖淫樂的蕩子,是共和國的大敵。”
國語辭典
蕩子[ dàng zǐ ]
⒈ ?游子。指遠(yuǎn)行不歸,流蕩忘返的人。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詩:「參卿休坐幄,蕩子不還鄉(xiāng)。」也作「宕子」。
引《文選·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近浪子
最近近義詞查詢:
生日的近義詞(shēng rì)
愁腸百結(jié)的近義詞(chóu cháng bǎi jié)
多么的近義詞(duō me)
年邁的近義詞(nián mài)
已經(jīng)的近義詞(yǐ jīng)
法律的近義詞(fǎ lǜ)
決絕的近義詞(jué jué)
回復(fù)的近義詞(huí fù)
蠻干的近義詞(mán gàn)
門戶的近義詞(mén hù)
大家的近義詞(dà jiā)
合意的近義詞(hé yì)
岑寂的近義詞(cén jì)
干系的近義詞(gān xì)
無限的近義詞(wú xiàn)
有心的近義詞(yǒu xīn)
伐木的近義詞(fá mù)
土地的近義詞(tǔ dì)
融化的近義詞(róng huà)
是非的近義詞(shì fēi)
諸位的近義詞(zhū wèi)
如何的近義詞(rú hé)
利用的近義詞(lì yòng)
此刻的近義詞(cǐ kè)
說謊的近義詞(shuō huǎng)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