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山觀梅歌
菁山觀梅歌。宋代。李洪。 菁茅山底梅花村,無人惜花與招魂。西子猶疑逐范蠡,玉兒寧肯負(fù)東昏。數(shù)枝含愁月邊吐,似隔鮫綃向人語。欲訴江南萬斛愁,一笑嫣然絕媚嫵。道人買山今幾年,山高春早花爭(zhēng)先。開門幻出香世界,坐覺孤山落案前。東皇萬里開疆域,掌中庵摩妙喜國(guó)。喚取維摩方丈人,問我本來何所得。
[宋代]:李洪
菁茅山底梅花村,無人惜花與招魂。
西子猶疑逐范蠡,玉兒寧肯負(fù)東昏。
數(shù)枝含愁月邊吐,似隔鮫綃向人語。
欲訴江南萬斛愁,一笑嫣然絕媚嫵。
道人買山今幾年,山高春早花爭(zhēng)先。
開門幻出香世界,坐覺孤山落案前。
東皇萬里開疆域,掌中庵摩妙喜國(guó)。
喚取維摩方丈人,問我本來何所得。
菁茅山底梅花村,無人惜花與招魂。
西子猶疑逐範(fàn)蠡,玉兒甯肯負(fù)東昏。
數(shù)枝含愁月邊吐,似隔鮫綃向人語。
欲訴江南萬斛愁,一笑嫣然絕媚嫵。
道人買山今幾年,山高春早花爭(zhēng)先。
開門幻出香世界,坐覺孤山落案前。
東皇萬裡開疆域,掌中庵摩妙喜國(guó)。
喚取維摩方丈人,問我本來何所得。
唐代·李洪的簡(jiǎn)介
[約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本揚(yáng)州人,后寓居海鹽,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詩。歷知溫州、藤州。其馀事跡均不詳。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僅存蕓庵類稿六卷,《四庫總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詩時(shí)露警秀,七律尤工。
...〔
? 李洪的詩(234篇) 〕
元代:
陳高
底用里糧去遠(yuǎn)游,只將奇術(shù)動(dòng)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御溝。
底用裡糧去遠(yuǎn)遊,隻將奇術(shù)動(dòng)公侯。京都春色濃如酒,三月鶯花滿禦溝。
清代:
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宋代:
高似孫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里廿里香深沍。
殿臺(tái)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tái)賦。
依松屈曲疑無路,十裡廿裡香深沍。
殿臺(tái)平入蓬萊圖,人煙盡屬天臺(tái)賦。
宋代:
辛棄疾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shí)。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每因種樹悲年事,待看成陰是幾時(shí)。
眼見子孫孫又子,不如栽竹繞園池。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明代:
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
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fù)舒。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
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複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