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烏龍山寺閣
登烏龍山寺閣。宋代。張伯玉。 桐川本無塵,況此幽閣迥。萬木含秋聲,一軒與天凈。前峰翠分滴,后谷語相應。檻下江云歸,檐前古雪凝。巖僧對游客,湛若寒冰瑩。百慮緣心空,獨飯隨疏磬。嗟余本林壑,謬與世紛競。一作市朝人,幾傷麋鹿性。舊山別來久,蘿蔓鎖幽徑。長恐客沈深,未得歸期定。息中來此境,時覺襟韻勝。猶愧招隱心,聊為小山詠。
[宋代]:張伯玉
桐川本無塵,況此幽閣迥。萬木含秋聲,一軒與天凈。
前峰翠分滴,后谷語相應。檻下江云歸,檐前古雪凝。
巖僧對游客,湛若寒冰瑩。百慮緣心空,獨飯隨疏磬。
嗟余本林壑,謬與世紛競。一作市朝人,幾傷麋鹿性。
舊山別來久,蘿蔓鎖幽徑。長恐客沈深,未得歸期定。
息中來此境,時覺襟韻勝。猶愧招隱心,聊為小山詠。
桐川本無塵,況此幽閣迥。萬木含秋聲,一軒與天淨。
前峰翠分滴,後谷語相應。檻下江雲歸,檐前古雪凝。
巖僧對遊客,湛若寒冰瑩。百慮緣心空,獨飯隨疏磬。
嗟餘本林壑,謬與世紛競。一作市朝人,幾傷麋鹿性。
舊山別來久,蘿蔓鎖幽徑。長恐客沈深,未得歸期定。
息中來此境,時覺襟韻勝。猶愧招隱心,聊為小山詠。
唐代·張伯玉的簡介
建州建安人,字公達。第進士。嘗為蘇州郡從事。仁宗嘉祐中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為司封郎中。工詩善飲,時號張百杯,又曰張百篇。有《蓬萊集》。
...〔
? 張伯玉的詩(91篇) 〕
明代:
顧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虎縱不敢射,可射寧獨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⒖v不敢射,可射甯獨麟。
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明代:
胡粹中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向晚尋幽寺,明霞飛遠林。四山新雨歇,一徑綠苔深。
松老齊僧臘,泉鳴和梵音。階前兩馴鹿,去住識禪心。
唐代:
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宋代:
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宋代:
陳宓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
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顏開。
無心覽卷謾舒卷,有念盈懷日往來。
十日離家勞夢遠,一行無字強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