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綼
拼音
bì
注音ㄅ一ˋ
部首糹部 總筆畫(huà)14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RTF 統(tǒng)一碼7DBC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名稱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撇、豎、橫折、橫、橫、撇、橫、豎
部首糹部 總筆畫(huà)14畫(huà)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RTF 統(tǒng)一碼7DBC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名稱撇折、撇折、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撇、豎、橫折、橫、橫、撇、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綼
⒈ ?衣裳幅緣的裝飾。
統(tǒng)一碼
綼字UNICODE編碼U+7DBC,10進(jìn)制: 32188,UTF-32: 00007DBC,UTF-8: E7 B6 BC。
綼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綼的意思、基本解釋,綼是什么意思由漢語(yǔ)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康熙字典
綼【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huà):14畫(huà),部外筆畫(huà):8畫(huà)
《集韻》必歷切,音壁。《玉篇》裳在幅也。《儀禮·旣夕》縓綼緆。《註》飾裳在幅曰綼,在下曰緆。
又《廣韻》作綼,紷絮也。
又《廣韻》毗必切,音邲。義同。
又《集韻》賓彌切,音。頻彌切,音陴。義
同。
- 綼的詞語(yǔ)
- 綼的成語(y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