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兵:兵器;揭:舉。砍來木棍當兵器,舉起竹竿當旗幟。比喻武裝起義。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上》:“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基礎信息
拼音zhǎn mù wéi bīng,jiē gān wéi qí
注音ㄓㄢˇ ㄇㄨˋ ㄨㄟˊ ㄅ一ㄥ,ㄐ一ㄝ ㄍㄢ ㄨㄟˊ ㄑ一ˊ
感情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斬木揭竿、斬竿揭木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識文斷字(意思解釋)
- 紙老虎(意思解釋)
- 高聳入云(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拋磚引玉(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飛檐走壁(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的意思解釋、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滿腹經綸 | 腹:肚子;經綸: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綸。引申為人的才學、本領、謀略等。形容很有學問和才能。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
變態百出 |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為所欲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做。 |
鑿壁偷光 | 在墻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