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唇拭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潤滑嘴唇,拭凈舌頭。意謂極力用話語打動人,多指讒毀。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宦者呂強傳》:“群邪項領,膏唇試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
例子清·錢謙益《<范璽卿詩集>序》:“寑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基礎信息
拼音gāo chún shì shé
注音ㄍㄠ ㄔㄨㄣˊ ㄕˋ ㄕㄜˊ
繁體膏脣拭舌
感情膏唇拭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語言能打動人心。
近義詞膏唇販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膏唇拭舌的意思解釋、膏唇拭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遏惡揚善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天之驕子 | 驕子:寵兒。老天爺的寵兒。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指條件極其優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角巾素服 |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英勇。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