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殺無論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格殺勿論”。
出處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三章第三節:“清政府以‘格殺無論’對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殺無論’對待賣國賊。”
基礎信息
拼音gé shā wú lùn
注音ㄍㄜˊ ㄕㄚ ㄨˊ ㄌㄨㄣˋ
繁體格殺無論
感情格殺無論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可將拒捕的人當場打死。
近義詞格殺勿論、格殺不論、格殺弗論
英語kill on the spot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law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鷹擊長空(意思解釋)
- 乘風破浪(意思解釋)
- 高聳入云(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格殺無論的意思解釋、格殺無論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麻痹大意 | 麻痹:一種病態;身體某部分肢體失去知覺。比喻對事物現象不經心;失去警覺;粗心大意。 |
水至清則無魚 | 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
全科人兒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殺手锏 | 喻指取勝的絕招。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結黨營私 |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私。” |
玩世不恭 |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游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螓首蛾眉 | 螓:蟬的一種。螓首:額廣而方;蛾眉:眉細而長。寬寬的額頭,彎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