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斂橫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強征捐稅,搜刮人民財富。
出處清 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一經我設立領事,彼不免喧賓奪主之嫌,以礙其暴斂橫征之舉,所以始必堅拒,繼則宕延。”
例子甚至一地兩科,以重稅病民。暴斂橫征,于斯可驗。朱小璋《安微討滿洲檄》
基礎信息
拼音bào liǎn héng zhēng
注音ㄅㄠˋ ㄌ一ㄢˇ ㄏㄥˊ ㄓㄥ
繁體暴斂橫征
感情暴斂橫征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殘酷剝削。
近義詞橫征暴斂
反義詞輕徭薄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高聳入云(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暴斂橫征的意思解釋、暴斂橫征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連綿不絕 | 連續而不中斷。 |
此一時彼一時 | 指時間不同,情況亦異,不能相提并論。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