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暴:殘害;殄:滅絕;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萬物。原指殘害滅絕各種生物。后指不知愛惜物品;隨意毀壞糟蹋。
出處《尚書 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例子既有許多值錢有東西,任人作踐了,也似乎暴殄天物。(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
基礎信息
拼音bào tiǎn tiān wù
注音ㄅㄠˋ ㄊ一ㄢˇ ㄊ一ㄢ ㄨˋ
正音“殄”,不能讀作“zhēn”。
感情暴殄天物是貶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表示不愛惜財物,隨意糟蹋。
辨形“殄”,不能寫作“珍”。
近義詞揮金如土、揮霍無度
反義詞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克勤克儉
英語waste natural products
日語物をちりあくたのように粗未にする;勿體(もったい)ないことをする
德語Spenden des Himmels rucksichtlos vergeuden(verschwenderisch)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慘不忍睹(意思解釋)
- 夸大其詞(意思解釋)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難以置信(意思解釋)
- 刑期無刑(意思解釋)
- 膽寒發豎(意思解釋)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的意思解釋、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混淆是非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因材施教 | 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進行;教:教育。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