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散瓦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出處《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嘏對曰”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戰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虜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基礎信息
拼音bīng sàn wǎ jiě
注音ㄅ一ㄥ ㄙㄢˋ ㄨㄚˇ ㄐ一ㄝˇ
感情冰散瓦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消失。
近義詞冰消瓦解
英語melt like ice and break til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章甫薦履(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飛檐走壁(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釋)
- 進退維谷(意思解釋)
- 有機可乘(意思解釋)
※ 冰散瓦解的意思解釋、冰散瓦解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改俗遷風 | 遷:改。改變風俗習氣。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樣。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沒有一絲熱情。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使人無法靠近。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藏形匿影 | 藏、匿:隱藏。隱藏形跡,不露真相。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度等。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臨危授命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彌留之際 |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國士無雙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