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安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步履:步行;安詳:安穩(wěn)。邁步走路,從容安穩(wěn)。
出處《小學(xué)·嘉言》:“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ù lǚ ān xiáng
注音ㄅㄨˋ ㄌㄩˇ ㄢ ㄒ一ㄤˊ
繁體步履安詳
感情步履安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的步態(tài)。
反義詞手忙腳亂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烽火連年(意思解釋)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犬馬戀主(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長夜之飲(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經(jīng)緯天下(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三個(gè)臭皮匠,合成一個(gè)諸葛亮(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jì),走為上計(jì)(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shí)(意思解釋)
- 面授機(jī)宜(意思解釋)
※ 步履安詳?shù)囊馑冀忉尅⒉铰陌苍斒鞘裁匆馑加蓾h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論長說短 | 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 |
歌功頌德 | 頌揚(yáng)功績和德行。現(xiàn)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 |
混世魔王 | 比喻擾亂人世的兇人或驕縱恣肆的人。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古人以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 |
離經(jīng)辨志 | 讀斷經(jīng)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假公濟(jì)私 | 假:借;濟(jì):補(bǔ)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gè)人利益。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外圓內(nèi)方 | 形容外表隨和;內(nèi)里剛直。圓:圓通;方:方正。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yán)明法紀(jì)。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jìn)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勞民傷財(cái) | 勞民:使人民勞累;傷:耗費(fèi)。既讓人民勞累受苦;又耗費(fèi)了資財(cái)。指濫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費(fèi)。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shí)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yán)猛,聞?dòng)[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yán)肅。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qiáng)烈;旺盛。 |
室邇?nèi)诉b | 見“室邇?nèi)诉h(yuǎn)”。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shí)顧不得選擇。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勸說與開導(dǎo);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dǎo)。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xiàn)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jù)保存進(jìn)來,以作憑證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