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不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撓:彎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出處《明史·蔣冕傳》:“冕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持正不撓,有匡弼功。”
基礎信息
拼音chí zhèng bù náo
注音ㄔˊ ㄓㄥˋ ㄅㄨˋ ㄋㄠˊ
繁體持正不撓
感情持正不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為人。
英語be upright and above flatter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后繼有人(意思解釋)
- 素昧平生(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釋)
- 體恤入微(意思解釋)
- 直截了當(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舉目無親(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持正不撓的意思解釋、持正不撓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雙鳧一雁 | 漢蘇武出使匈奴被羈,歸國時留別李陵的詩中有“雙鳧俱北飛,一雁獨南翔”之句。后以“雙鳧一雁”為感傷離別之詞。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漫不經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