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紳正笏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紳:古代士大夫的衣帶;笏:朝笏。垂下衣帶的末端,恭敬地拿著朝笏。形容大臣莊重嚴肅的樣子。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至于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基礎信息
拼音chuí shēn zhèng hù
注音ㄔㄨㄟˊ ㄕㄣ ㄓㄥˋ ㄏㄨˋ
繁體垂紳正笏
感情垂紳正笏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舊時大臣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束手無策(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垂紳正笏的意思解釋、垂紳正笏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出的人很多。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密鑼緊鼓 |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聲勢。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