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時而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出處《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
例子昭王深自韜晦,養兵恤民,待時而動。(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五回)
基礎信息
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
注音ㄉㄞˋ ㄕˊ ㄦˊ ㄉㄨㄥˋ
繁體待時而動
感情待時而動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指等待時機然后行動。
謎語預備
近義詞相機而行、待時而舉
反義詞輕舉妄動
英語bide one's tim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邇安遠至(意思解釋)
- 斬草除根(意思解釋)
- 不正之風(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待時而動的意思解釋、待時而動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條理。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混一天算一天,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繁榮富強 | 繁榮:(經濟或事業)蓬勃發展;興盛;富強:(國家)生產豐富;力量強大。形容國家興旺發達;富足強大。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