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鼐調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出處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
例子鼎鼐調和理庶民,安邦定國立功勛。元·鄭光祖《老君堂》第二折
基礎信息
拼音dǐng nai diào hé
注音ㄉ一ㄥˇ ˙ㄋㄞ ㄉ一ㄠˋ ㄏㄜˊ
繁體鼎鼐調咊
感情鼎鼐調和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幫緯國(意思解釋)
- 從俗浮沉(意思解釋)
- 五花大綁(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形影相顧(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色中餓鬼(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叫苦連天(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鼎鼐調和的意思解釋、鼎鼐調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功虧一簣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 |
浪跡江湖 | 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處。 |
殘花敗柳 | ?。核 垼旱驓?。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藝高人膽大 | 技藝高超的人膽量也大。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不費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fā)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