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脰決腹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脰:頸;決:破。殺掉頭,剖開腹。形容慘烈的死難。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有斷脰決腹,壹瞑而萬世不視,不知所益,以憂社稷者?!?/p>
例子清·戴名世《王養正傳》:“及其亡也,一二孤忠間出,斷脰決腹,一瞑而萬世不視。”
基礎信息
拼音duàn dòu jué fù
注音ㄉㄨㄢˋ ㄉㄡˋ ㄐㄩㄝˊ ㄈㄨˋ
繁體斷脰決腹
感情斷脰決腹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形容慘烈而死。
英語cut the neck and burst open the stomach--die a hero's death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枉尺直尋(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意思解釋)
- 釋車下走(意思解釋)
- 經邦論道(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道山學海(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斷脰決腹的意思解釋、斷脰決腹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后繼有人 | 繼:繼承。指后面有繼承的人。 |
貧賤不移 |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取而代之 |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利而代替他。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無本買賣。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