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出處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例子王朔《空中小姐》:“你還別跟我耍二百五。”
基礎信息
拼音èr bǎi wǔ
注音ㄦˋ ㄅㄞˇ ㄨˇ
感情二百五是貶義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口語罵人。
歇后語半吊子的一半
近義詞傻頭傻腦
英語a stupid person
俄語недотёпа
日語うすばか,うすのろ,あほう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滿天星斗(意思解釋)
- 反哺之私(意思解釋)
- 新仇舊恨(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立竿見影(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振聾發聵(意思解釋)
※ 二百五的意思解釋、二百五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瑁夯璋?。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F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黃雀銜環 |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