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號出令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出處西漢·戴圣《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p>
例子明·李東陽《重建成都府學記》:“且今之為政者,必有堂宇以為發號出令之地?!?/p>
基礎信息
拼音fā hào chū lìng
注音ㄈㄚ ㄏㄠˋ ㄔㄨ ㄌ一ㄥˋ
繁體發號出令
感情發號出令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指揮。
近義詞發號施令、發號吐令、發號布令
英語issue ord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合浦珠還(意思解釋)
- 新仇舊恨(意思解釋)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發號出令的意思解釋、發號出令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戰斗激烈殘酷、尸橫遍野。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謙受益,滿招損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