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蒙啟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發蒙:啟發蒙昧;滯:不流通。啟發蒙昧,打通阻塞。
出處《宋書·武帝紀下》:“古之建國,教學為先,弘風訓世,莫當于此,發蒙啟滯,咸必之。”
基礎信息
拼音fā méng qǐ zhì
注音ㄈㄚ ㄇㄥˊ ㄑ一ˇ ㄓˋ
繁體發蒙啓滯
感情發蒙啟滯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教師等。
近義詞發蒙啟蔽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名士風流(意思解釋)
- 任人唯親(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舉賢任能(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發蒙啟滯的意思解釋、發蒙啟滯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壯心不已 | 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重。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