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古通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窮究古代,通曉當代。謂學富識廣。
出處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四折:“賢才抱德隱田園,格古通今眾所傳。今番詔取為官后,保祚皇圖億萬年。”
基礎信息
拼音gé gǔ tōng jīn
注音ㄍㄜˊ ㄍㄨˇ ㄊㄨㄥ ㄐ一ㄣ
感情格古通今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稱頌人。
近義詞博古通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聲東擊西(意思解釋)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意思解釋)
- 澆風薄俗(意思解釋)
- 自拔來歸(意思解釋)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列風淫雨(意思解釋)
- 鐵面無私(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倒載干戈(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有風有化(意思解釋)
※ 格古通今的意思解釋、格古通今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食不充口 | 見“食不餬口”。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大樹將軍 | 原指東漢馮異。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