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掠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攻城略地”。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4回:“李密諸將士,當時攻城掠地,倚著金帛來得易,也用得易。”
例子孫蓀《云賦》:“好像在執行什么攻城掠地的莊嚴神圣而又刻不容緩的使命,大有非把敵人逐出國門并踏為齏粉不可之勢。”
基礎信息
拼音gōng chéng lüě dì
注音ㄍㄨㄥ ㄔㄥˊ ㄌㄩㄝˇ ㄉ一ˋ
感情攻城掠地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征戰。
近義詞攻城略地、攻城徇地、攻城奪地
英語attack cities and acquire lan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實至名歸(意思解釋)
- 壯氣吞牛(意思解釋)
- 邇安遠至(意思解釋)
- 慘不忍睹(意思解釋)
- 從俗浮沉(意思解釋)
- 哀而不傷(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識字知書(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攻城掠地的意思解釋、攻城掠地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無所有 | 什么都沒有(一:一概;完全)。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叫化子 | 乞丐。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