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為唇齒的成語故事

拼音gòng wéi chún chǐ
基本解釋比喻互相輔助。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鄧芝傳》:“蜀有重險(xiǎn)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jìn)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暫未找到成語共為唇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共為唇齒)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及時應(yīng)令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應(yīng)令的棉袍褂,預(yù)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fēng)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空費(fèi)詞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jì),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fèi)詞說耳!”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成竹在胸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