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xìn jiàng bīng,duō duō yì shàn
基本解釋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韓信是秦末漢初著名軍事家,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南)人,曾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大將,為滅楚興漢做出巨大貢獻,與蕭何、張良二人合稱為“漢初三杰”。韓信率漢軍平定齊地后,自封為齊王,引起了劉邦的猜忌。劉邦稱帝后,有人密告韓信陰謀反叛。于是劉邦采用陳平的計策,假稱游覽云夢澤(沼澤名,楚之名勝,在今湖北境內),在韓信到陳地朝見他時,將韓信逮捕,押解進京。回到京城洛陽后,劉邦宣布大赦,韓信被削去齊王封號,改封“淮陰侯”。后來,劉邦與韓信的關系,稍有緩和。有一次,在宴席上,劉邦問韓信:“依你看,象我這樣的人能帶多少兵馬?”韓信答道:“陛下可以帶領十萬兵馬。”劉邦又問:“那么你呢?”韓信毫不謙虛地說:“臣多多而益善耳(我是越多越好)!”劉邦于是笑道:“你既然如此善于帶兵,怎么被我逮住了呢?”韓信沉吟半晌才說:“陛下雖不擅于率兵但卻擅于駕馭將領,這就是原因所在。”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韓信將兵,多多益善)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早出晚歸 | 《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放牛歸馬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婦人醇酒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
名重一時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
土木形骸 |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