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一丁的成語故事

拼音bù shí yī dīng
基本解釋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出處明 胡應麟《詩藪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呂安所為題鳳,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識一丁。”
不識一丁的典故
唐朝幽州節(jié)度使張弘靖的部將韋雍和張宗厚經(jīng)常在一起喝酒,那時天下太平,邊關沒有戰(zhàn)事,這些將士沒有事做。他們感慨:“如今天下太平,練武不如練文,你們能拉滿兩石的弓,還不如識一個字”。由于“個”與“丁”接近演變而成。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識一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干凈利落 | 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不是老人家,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 |
隔靴搔癢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wěn)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金光閃閃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diào)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td> |
浪費筆墨 | 老舍《多鼠齋雜談》:“他便也只會忌妒,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攻擊別人,且自鳴得意?!?/td>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td> |
暮史朝經(jīng)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jīng)。”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yè)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td>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yǎng)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