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順人情的成語故事

拼音lǐ shùn rén qíng
基本解釋指禮是順乎人之常情,人與人共處必須遵守的規范。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卓茂傳》:“律設大法,禮順人情。今我以禮教汝,汝必無怨惡。”
禮順人情的典故
西漢末年,丞相孔光府里府吏卓茂為人十分寬厚,很會人情世故。他因此而做了縣令,有人向他報告說亭長收受了他的米肉,他問是主動送禮還是索賄。那人說是主動送禮,法律規定是不能收財物的。卓茂說是主動送的,禮是合乎人情的。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禮順人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勤儉節約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 |
風流人物 |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杯蛇幻影 |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縈愁緒以回腸,蔓牽瓜落;拭淚珠而洗面,藕斷絲長。” |
滿腹經綸 | 明 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論英雄何必老林泉?滿腹經綸須大展,休負了蒼生之愿。”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
長命富貴 | 《舊唐書 姚崇傳》:“經云:‘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八荒之外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