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不渝的成語故事

拼音shǐ zhōng bù yú
基本解釋渝:變。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晉書 陸曄傳》:“格勤貞固,始終不渝。”
始終不渝的典故
東晉孝武帝時,朝廷處于內憂外患之中,謝安聲名遠揚,但不愿為官,受揚州刺史庾冰的熱情邀請,才勉強為官,在淝水大敗前秦軍,勝利后他辭官退隱到會稽東山,后來被迫出來做官,但他退隱東山的志向始終不渝,總想保持高潔德行。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始終不渝)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青天霹靂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機直下示伊,青天霹靂,電卷星馳。” |
澆風薄俗 | 唐 陳黯《辯謀》:“得之則逸身豐家,不得則嫉時怨命,噫,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群龍無首 | 《周易 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
懸崖勒馬 | 元 鄭德輝《智勇定齊》:“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 |
反治其身 |